城市更新,越来越多地方开始砸钱做了....(1)
城市更新,越来越多地方开始砸钱做了....(1)
迎面而来的,是一声势浩大的“泼天富贵”,其主角则是城市更新的华丽篇章。在这次的浪潮中,中央财政毅然决然地直接介入,用实际行动注资超过百亿元,助力首批15个城市展开一场翻天覆地的城市更新行动。
这不仅仅意味着中央财政首次对城市更新给予定向补贴,更关键的是,这15个城市所获得的资金总额高达144亿元,这一力度无疑令人瞩目。其中,以上海为代表的单个城市,所获得的补贴额度高达12亿元,这一数字足以显现出中央对于城市更新的重视程度。
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城市地下管道的更新改造、城市污水管网的全覆盖建设、市政基础设施的补短板工程,以及老旧片区的全面更新改造等四大重点工作。这些工作的推进,无疑将让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与此同时,住建部传来消息,今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数量达到了5.4万个,这一数字创下了自2018年以来,城市更新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的最高记录。
无疑,在这一系列政策和资金的直接支持下,我国的城市更新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。提及“城市更新”,人们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宏大的概念,似乎遥不可及。然而,实际上,它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它不仅会很大程度上改变城市的面貌,更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。
在当前的15中,众多城市已公布了今年的城市更新计划。以我们熟知的上海为例,该城市早已着手布局“城市更新”战略。
2015年5月,上海正式发布了《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》,标志着该市的城市更新计划正式拉开序幕。此后,上海不断推出优化政策,2021年的《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》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上升至地方人大的立法层面,2023年的《关于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则标志着上海已全面进入存量更新阶段。
至今,上海已在此领域投入超过万亿元资金,其中包括2021年成立的总规模约800亿元的专项城市更新基金,这是全国落地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基金。
据上海市房屋管理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底,上海仅城中村一项就吸引了超过5500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,已投入的资金超过2500亿元。这一数字令人惊叹,可见上海在城市更新上投入的真金白银。
今年,上海又设定了新目标,计划全年完成12万平方米的零星旧改、31万平方米的不成套旧住房改造,150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,并启动10个“城中村”改造项目。此外,上海还将持续推动老旧工业区、商业商务区、风貌保护区的更新改造,并选取了外滩第二立面、大吴淞地区等10个试点,作为重点更新单元,起到“以点带面”的示范效果。
对于中央财政补贴的四大方向,上海已有全面而详实的计划。其中,前三项重点分别是:城市地下管道更新改造、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。而老旧片区更新改造,尤其是城中村改造,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。城中村改造对城市面貌的更新效果影响巨大,目前上海城中村改造的体量仍然庞大,无论是市中心的零星旧改,还是郊区的成片区域改造,都亟待解决。
尽管10年前上海已启动了第一批49个城中村的改造项目,但截至2021年底,仅完成了27个,刚刚过半。近年来,上海改造的城中村数量持续上升,2022年为8个,2023年达到10个,2024年则至少为15个。在未来几年,上海将优先改造中心城区周边和五大新城的城中村,并计划在2032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62个“城中村”改造项目。与此同时,政府的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金额也在不断攀升。
不久前,上海各区公布了2024年的预算,其中涉及动迁款的地方自然是最吸引人关注的。据我统计,上海今年的动迁款预算至少有1100亿元,这只是统计了一个主要的出资渠道。
与2023年相比,徐汇、虹口、普陀三个区的预算增幅超过了100%,徐汇区的动迁款数额更是连续三年增长。然而,上海各区今年的更新重点并不相同,如虹口区关注零星旧改,徐汇区聚焦老旧住房改造,宝山区则要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段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“腾地方”,浦东新区则在去年实现了内环内城中村点位清零,今年将工作重点转向了中环内城中村的改造。